『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萬華區老松國小南側,可說是台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該街區的成形推估約在清代早期,開發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日據時代,剝皮寮歷史街區被劃定為學校預定地,在都市計畫中得以保留。』






剝皮寮的歷史相當悠久,清代艋舺營就駐紮於此區。老街離龍山寺不遠,是昔日艋舺通往古亭、文山的古道。台北盆地東南一帶生產的物產運往艋舺須路經此地,而造就此地的繁榮。

清代嘉慶時代,此地地名為「福皮藔」,道光中期至清末,老街被稱為「福地藔街」,日據時代則稱「北皮藔街」,「剝皮寮」一詞是台灣光復後才出現的俗稱,而 沿用至今。為何稱為「剝皮寮」呢?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因清代淡水河上游砍伐的樹木,以及由福建福州進口的杉材運抵艋舺後,在此地進行剝皮,所以被稱為 「剝皮寮」。也有人認為,「剝皮」是剝獸皮,是因昔日在此地有宰殺動物製造皮革的產業。


學者考究「剝皮」地名,則認為「剝皮」與「北皮」台語同音,應是由前者衍生而來的。至於起源為何,已難考證,而沒有定論。





剝皮寮地名由來
「剝皮寮」由字面上解釋,與剝樹皮、剝獸皮有關,但若以發音來研究,在清朝嘉慶4年(西元1799年)當時稱為「福皮藔」,而道光18年(西元1838年)至清朝末年改為「福地藔」,到了日據時代因發音關係,被改稱為「北皮藔」,最後音近似閩南語發音的「剝皮寮」而得名。





剝皮寮歷史街區簡介
艋舺龍山寺旁的剝皮寮歷史街區, 位在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口,整條街區保存了清代完整的街型、傳統居屋以及日據時代的市區改正式立面和光復後改建的面貌,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整個建築空 間,見證了當年艋舺的發展,在街區內包含了不少具有紀念意義的歷史古建築以及店家,如呂阿昌醫生宅、章太炎旅臺居所、鳳翔浴室、宋協興號、長壽號茶桌仔 店、永興亭、秀英茶室、威靈壇、日祥旅社、太陽製本所等,因此蘊含了相當豐富的在地鄉土文化,是最佳的鄉土教學場所。而剝皮寮歷史街區因緊臨老松國小南 側,自日據時代開始,就在都市計劃中劃入為學校用地,而民國77年又歷經徵收補償等一連串的作業,直至88年6月由台北市政府確定為老街保存再利用的政 策,並如期徵收,且以保存文化資產及用作本土文化教育的基礎重新規劃。












 












艋舺的拍攝現場之一就是台北萬華的剝皮寮老街,艋舺是萬華的舊名,艋舺,又稱文甲,平埔 族語「Moungar / Mankah」,台北三市街之一,今名萬華,為台北市發源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番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清朝雍正元年(1723 年),福建泉州三邑之晉江、南安、惠安人士渡海來此地搭建茅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稱為「蕃薯市」。由於當時平埔族人係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 游載運農產品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艋舺,此為艋舺地名之由來。



搭捷運到龍山寺站,再走到廣州街跟康定路口就到啦,老街入口處在廣州街跟康定路173巷交叉口,目前老街第一間建築正在展示電影艋舺的美術設計跟道具喔!而同時也是電影中GETA老大的家。

地址:台北市廣州街(康定路和昆明街之間)

Sitetag

arrow
arrow

    zoé 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