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高更傳奇的一生,為了追求遠方的呼喚,不惜頃家蕩產遠渡他鄉,企圖走出西方繪畫的新格局,謂為現代藝術的啟蒙大師。高更畫作色彩濃烈,在他超越時代的美學構圖下,卻有散發出無盡的詩意與靜謐的憂傷。《永遠的他鄉—高更》,將於2010年11月27日起正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盛大展出,預計展至2011年2月20日。本展由北美館、環球策展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環球印象國際有限公司共同主辦,計將展出高更、與16位阿凡橋派(Pont Aven School)與那比派(The Nabis)的藝術家作品。
展品借自歐洲、美國、日本等17所美術館、基金會及私人藏家,包含高更油畫、版畫、銅雕、木刻、陶藝與紙上作品約58件,以及當時代受高更啟發與影響的藝術家作品共28件,如保羅.塞魯西葉(Paul Sérusier)、愛彌兒.貝納(Émile Bernard)、艾杜瓦.烏依亞爾(Édouard Vuillard)、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等,藉由這些追隨者的作品,進一步瞭解高更對20世紀現代藝術的影響與貢獻。
因為屬於花博期間的藝文活動之一,只要持花博門票就享有高更展門票9折優惠,期待參觀人次可以達30萬。
此外,北美館館長吳光庭也提醒,為提升展覽品質,自11月27日展期開幕的前一天開始,因應北美館各項展覽的預期熱潮以及同時間花博的觀光人潮,已規畫完善的人潮分流措施,首先將現北美館正門口廣場驗票點,往前移至廣場南側緊接中山北路上美術館公車站旁,並增設兩側各一驗票管制點,往花博民眾可選擇直接進入台北故事館領取預約券區,或是往美術公園寰宇庭園區,同時維持其南進門透明迴廊用餐及休憩功能。如此參觀美術館各項展覽的觀眾,也能充分利用大廳開闊的空間,將人潮動線成功分流。
北美館「永遠的他鄉—高更」展出「阿凡橋派」與「那比派」十六位成員的廿八件作品,包括愛彌兒.貝納、保羅.塞魯西葉、莫里斯.德尼等人,顯示高更對年輕藝術家的影響。塞魯西葉曾說,「阿凡橋派並不是由一個老師和身邊學生所組成的畫派;阿凡橋派是一些獨立的個體,大家集思廣益,尤其都對正規教育反感至極。不過有一點是千真萬確的:只要接近過高更的畫家,都會被他引誘,有的多一點、有的少一點,但全都以高更為榜樣,且被他的看法所吸引。」
Paul Gauguin
Still Life with Moss Roses in a Basket
1886
Oil on canvas 50x63.2 cm
Paul Gauguin
Conversation in the meadows Pont Aven
1888
Oil on canvas 92.5x73 cm
《草地上的談話,阿凡橋》描繪阿凡橋的風景,兩名在樹林裡談話的人與前景兩頭歇息的牛隻相呼應,傳達出當地悠閒的氣氛。
Paul Gauguin
Harbour Scene , Dieppe
1881-1885
Oil on canvas 60.2x72.3 cm
Paul Gauguin
The Sorcerer of Hiva
1902 Oil on canvas 92x73 cm
Paul Gauguin
Three Tahitians 1899
Oil on canvas 73x94 cm
高更第一次到大溪地是一八九一年,並於一八九五年二度回到大溪地。《三個大溪地人》是高更第二次到大溪地期間完成的作品。在著手這幅畫之前,一八九七年他接到女兒亞蘭突然病逝的消息。高更的五個孩子當中,亞蘭是與他最貼心的一位,也是支撐高更忍受艱苦、努力創作的心靈支柱。這個消息對他打擊很大,不僅與在丹麥的妻子從此斷絕往來,也開始質疑世間邪惡當道,美德、勇氣和良善都不復存在。
憤慨加上意志消沉,高更精神狀態不穩定,一八九八年還曾吞砒霜企圖自殺。一九○○年高更離開大溪地前往別的島嶼,在此之前他完成兩幅畫作,《三個大溪地人》是其中之一。
特別的是,畫中人物的打扮與大溪地婦女的傳統裝扮不太相同。尤其是左側女子穿的比較像是古羅馬的長袍,那份優雅簡樸、莊重華美,像是古羅馬龐貝壁畫中的人物。後方鮮黃亮眼的平面色彩,是義大利宗教畫中常見的華麗金色背景,高更將古典與原始文化巧妙連結起來。
此外,年輕男子面對兩位美貌女性的圖像,又令人聯想起古希臘神話「海克力斯的選擇」這則故事。海克力斯是古希臘半人半神的英雄人物,一次遇到愉悅女神和美德女神,她們要他在簡單愉快、艱辛光榮這兩種生活中選擇一種,最後海克力斯選擇後者。他以獨特手法重新詮釋這則西方道德寓言。
部份文字引用-中國時報【吳垠慧】
Paul Gauguin
Oviri from 1894~95 original Bronz 35.5x33.5
Attributed to Paul Gauguin
Pleasurable Lovemaking Statue
(Nave Nave Faruru)
Wood carving 35.5x 38x16.5cm
Claude Valsuani after Paul Gauguin
Statue of Oviri (savage)
Bronze,75x19x27cm
casting 1959 from 1894 original
Claude Valsuani after Paul Gauguin
Hina and Fatou
Bronze,32x13.25x10cm
casting 1960 from 1892 original
Claude Valsuani after Paul Gauguin
I dol with a shall
Bronze ,32x13.25x10cm
casting 1960 from 1892 original
Claude Valsuani after Paul Gauguin
Standing Nude Woman (Eve)
Bronze,60x28x28cm
casting 1969 from 1890 original
Paul Gauguin (1848-1903)
Frieze of masks
Woodblock print
33x11.2cm,1895
高更第一次抵達阿凡橋時已卅八歲,落腳在葛羅奈克旅館,高更對這個旅館包吃包住的服務非常滿意。解決了生活上的問題,高更四次在阿凡橋期間,逐漸發展出他的「綜合主義」風格,此外,還影響了一批年輕藝術家,這群藝術家後來形成「阿凡橋派」與「那比派」。
高更初到阿凡橋時的畫風還很「印象派」,但他陸續在阿凡橋認識了夏爾.拉瓦爾、愛彌兒.貝納、保羅.塞魯西葉等年方廿歲左右的年輕藝術家,高更的年紀比這些藝術家大很多,他強悍的個性以及與生俱來的領導魅力,使得圍繞在他周遭的同儕均受到影響。
其中,愛彌兒.貝納與高更關係最為密切,這兩位相差廿歲的藝術家,常彼此看對方的筆記、一起作畫切磋砥礪,貝納對高更的創造力相當折服,貝納的理論能力和博學也讓高更感興趣,兩人激盪出「綜合主義」新風格。然而,高更卻把這項「功勞」攬在自身上,貝納認為高更剽竊他的藝術理念,導致兩人友誼破裂,到死都不曾再見面。
Claude-Émile Schuffenecker
Côte rocheuse en Bretagne
1886 Oil on canvas 50x61 cm
Émile Bernard
1868-1941
Août verger à pont-Aven
1886 Oil on wood 52x52 cm
Henry Moret (1856-1913)
Land scape of Brittany
Oil on canvas 33.5x46.5cm 1889-1890
Paul Sérusier (1864-1927)
Young Breton Girl with Pitcher
Oil on canvas 92x73cm,1892
Jacob Meyer de Haan (1852-1895)
Self-Portrait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Japanese Prints
Oil canvas 32.4x24.5cm ,1889-1891
Jan Verkade (1868-1946)
Pitcher and Three Apples
Oil on canvas 33x40.5cm 1891
Maxime MaufraLe (1861-1918)
Le Port de Pont Aven
1893-1894
Oil on canvas 150x300cm
Édouard Vuillard (1868-1940)
Nature morte au bougeoir (The Candlestick)
1900
Oil on canvas 43.6x75.8 cm
Wladislaw Slewinski (1854-1918)
Nature morte aux pommes et au verre ďeau
(The Candlestick) 1904
Oil on canvas 28x44.5cm
參考官網 http://www.tfam.museum/03_Exhibitions/Default.aspx?PKID=355
以上所屬本人拍攝藝術家創作之照片與引用文字敘述僅教學介紹使用,如誤侵權,請速通知,會盡速刪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