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p_F23_20110201033653410.jpg

 記憶的去向 亞洲當代雕塑聯

Period: 2.19~3.27

Press Conference: 2.18(Fri) 3:00 PM

Reception: 3.5(Sat) 3:00 PM

Artists: Ena Nagao(長尾惠那)Miko Hara(原美湖), Mitsuhiro Konishi(小西光裕)

Curator: 夏愛華 Aihua Hsia 

Venue: 元華藝術空間  Aurum Glory Art Space 

 台北市忠孝東路二段39241F (善導寺捷運站6號出口直行5分鐘) 

Tel: (02) 2358-2080   /    Fax: (02)2358-2181

Website: www.aurumglory.com  /   Email: tanya@auglory.com

 

記憶的去向”乃是三位新生代藝術家不約而同將生活記憶融進作品中,在靜靜的空間,咀嚼著作品裡隱藏著的長久記憶。在他們的思維中,我們可以看到些端倪”當代藝術可以是不沉重的深透著人們”。

 

Ena Nagao(長尾惠那)以家人的生活型態,還有生活中一些片段細節作為創作來源。因此,長尾惠那的作品非常地近人,可能是躺在塌塌米上看電視的父親,也可能是優游自在的弟弟,或是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的鄰居…這些都是她的創作題材。Ena曾這麼說著:「朋友生產的事 在超市應景的換了季節的蔬菜 在祖母家從親戚那聽來的以前的事 從淡淡的重複著的每日中找出生活價的敬畏與憧憬」然而,這些景象在經過Ena的雙手過後,雕鑿出圓潤豐實的線條,以及令人溫暖心安的色彩,這些複雜的看似靜卻動的姿態以及細膩的深刻表情,都因著木雕底子而能自然、深厚、樸實且單純地呈現;這深入淡出、深掘坦然的風格,總是讓人能百看不厭的最重要之處。

 

Mitsuhiro Konishi(小西光裕)出生於兵庫縣深山裡的谷間,將柔軟的兒時記憶以素描、以散文的思維地製作成堅硬金屬流傳著。小西以散文詩集形容此:「在田間充滿著青苔的水路上漂流的船兒們,現在流往甚麼樣的地方呢?”小時候我常用廢材來作的船兒們,在被配置好的水路,對我和船兒們來說是最洽好不過的地方,在四公尺左右有個隧道,那就是所謂的鬼門,是為了方便人們洗菜而做的柵欄,搖搖晃晃地將船兒們擋在外面。一下子用力一沖,竟也可以讓船兒沖出這鬼門,我窩在隧道前偷看船兒們的行蹤,卻看見了遠方延綿不絕的森林以及天上的南十字星。」文中出現許多的元素,像是森林、船兒、堤防、鬼門…等等都出現在他的作品中,具象與抽象間的表現手法,都讓觀者能由作品中感受自己與作者間的共鳴。

 

Miko Hara(原美湖)生於岐阜惠那市,依著各種記憶而選用樹皮、鹽、瀝青…等等來製作他的作品,再透過空間裝置而凝塑成他一貫的創作呈現。原美湖小時候常走在古街道裡,在他的生活裡是許多古街道與石板路,而到了東京居住時,發現無論是哪裡都已經是瀝青馬路,漸漸地瀝青馬路由大城市蔓延到小鄉村與古都;將地球表面被瀝青作成的道路的記憶,再以拉鍊來關上,就像是母親為孩子縫製衣服的心情似地將瀝青以線縫製成的小包裹,再以拉鍊來闔上。將瀝青一個個包起來就好像為地球將穿過的衣服的破片,重新翻製的二手衣似地。一個個的小包裹放置在抽屜裡,彷彿這空間就是一個收藏櫃,在這收藏空間裡的是兼具剛強與溫暖兩種情感也是對腳踩觸感的另一種儲藏。

 

 

Siteta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oé kao  的頭像
    zoé kao

    究竟在玩什麼啊~

    zoé 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